文|kikis 图|张景 文字经编辑整理
3个人,126天的拍摄,
23个省,
199位手艺人,
144项传统手工艺
……
1开始拍纪录片是为了帮助手艺人,
后来张景发现,
不是他帮了他们,是手艺人帮了他。
许多人不理解张景,其中的艰辛和收获也只有他自己晓得。
张景,给人的印象干练严谨。却在3年前,做了件让人觉得疯狂而又冲动的事情。他卖掉了北漂近20年才买的房子,就为了圆1个拍纪录片的梦。“我要拍1部纪录片,1部属于自己又更属于他人的纪录片。”
3年前,“工匠精神”还鲜有人提及,张景要拍“寻觅手艺”,纯洁出于从小就埋藏在心里的对手艺人的敬佩之情。
他想去发掘那些被众人遗忘了的手艺,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手艺人,希望关注的人多1些,手艺能消失得慢1些。
新疆策勒县巴拉曼,这类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乐器几近销声匿迹。
雅安荥经砂器,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。
从江小黄村造纸,还在坚持造纸的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。
没有台词,没有策划,也没有事前约访。为了不纪录片行业的摆拍套路,他大学食堂工作服还特地找了两个门外汉当帮手:自己的好友何思庚,相识的客栈老板喻攀。就这样,1只半路组成的几近毫无策划的“野门路”团队动身了。
在云南,他们第1次面对手艺人留下了眼泪。

让张景屡次落泪的老人坎温,80 多岁了,还在坚持制伞。只是,岁月让本来对他来讲轻松的活,变得艰巨而缓慢。
那是80多岁的做油纸伞老人,坎温。坎温所在的云南勐海,几年前还有4位会做伞的老人。如今有3位老人都去世了,只剩坎温1人。
他每天都坐在墙角做伞,面对摄像机也只是好奇的看了两眼,手上1直忙活着。老人用棉线固定伞骨架时,线断了8次。每断1次,老人的表情都会忽然地愣1下,然后心急地尝试下1次。到最后,老人表情看起来很懊丧。摄像机后面的3人1直忍着眼泪,心里不是滋味。

在新疆喀什,他们遇到做陶器的吐尔孙江大叔,做陶器的时候他1言不发,揉土、拉坯、烧窑……50多岁的他,在新国土窑里爬上爬下,身体灵活得像个20多岁的小伙。
把最后1批陶器个性工作服文字送入火窑后,这位新疆大叔突然对着镜头开始发起了怨言,抱怨旅游的升温让陶器涨价,这样他就不能做更多的陶器。他担心,有1天他不在了,这些陶器就会渐渐消失。这类不加修饰的真诚的吐露,让张景非常震动。
在中沈工作服西藏,做佛像的土旦兄弟对信仰的纯洁,深深地感动了他们。
两兄弟手艺好,1笔佛像造像定单最高可以有几百万元,照理说应当很有钱。但兄弟都捐了,“有钱的时候捐金子、捐佛像,没钱捐的时候,就免费给寺庙做,不要人工费。”
平地垒起来3米多高的资料,是张景最初的信息来源,他从大量的资料里搜集关于手艺人的信息、挑选、肯定,最后寻觅、拍摄。
126天的拍摄里,他们走遍了中国23个省,遇见了199位手艺人,记录下144项传统手工艺。
结束了拍摄,张景回到北京,他做了1个大胆的决定:整部纪录片,不对手艺人做任何煽情的表述和包装,还原他们最真实的模样。“只有这样,他们身上的气力,才能准确地传给所有观看的人。”
为了剪辑好这部片子,他把自己关起来,每天对着100多个人的影象资料,1遍遍的过,1遍遍的剪辑。在长达两日本进口工作服年的时间里,他挣扎、迷茫,没有任何收入,乃至团队里的两位兄弟也对他产生了怀疑。
在这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支持他的是屏幕中那1个个手艺人。“是这100多个人在1步1步的迫使我往前走,是他们的气力在内心中推着我走。”最后片子剪了50多遍,终究完成。
累计目前为止,已有10.6万人在B站观看了这部纪录片,并留下了9440条弹幕。
片子出来了,却没有1家电视台愿意播放,张景也没有钱去做推行。就在张景觉得自己快要“1无所有”之时,弹幕视频网站B站的运营人员找到了他,希望《寻觅手艺》能在他们网站播出。张景看别无选择,但没想到播放效果让人欣喜而感动。
侗族大妈的造纸技艺由于视频的传播,让全球的人欣赏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。
最使他印象深入的是,第4集侗族造纸大妈在镜头里咕哝:“这次我们的照片和名字就到北京了,只是名字到北京也好啊。”,屏幕里马上出现了1条回答弹幕“请放心,已到北京”。接着1条条弹幕铺满了全部屏幕:“请放心,已到深圳”“已到上海”“已到4川”“已到伦敦”……这满屏的弹幕,让张景感动不已,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,手艺人和手艺从村落里走出,被更多人看到了!
在视频网站取得成功播映后,多家媒体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放映权。1切看起来,好像都在往好的方向发矮个子大胸美女工作服展。但张景却说:“我到现在也不知道,这部片子究竟是好是坏。但不管怎样,我还要继续拍第2部,只要这些人还在,我就会继续寻觅手艺。”
《寻觅手艺》观看指南
手工君强烈推荐!《寻觅手艺》拍摄手法自然质朴,详细记录了很多手艺的工艺进程,也能看得手艺人真实的表达。可在bilibili和腾讯视频搜索“寻觅手艺”观看。
欢迎留言写下观后感,留言取得点赞最多的前3位,手工君将送出《中华手工》2017年8月号1本。
本文整理自8月号€€€€笺纸的情意
更多详情
请翻阅《中华手工》8月号